駁岸木樁作為水利工程和護岸結構的重要材料,其存儲環境受季節變化影響顯著,不同氣候條件對木材的物理性能、防潮防腐及結構穩定性均有直接關聯。以下從四季特性分析存儲要點及應對措施:
春季(潮濕多雨)
春季空氣濕度高,木樁易吸濕膨脹,導致表層霉變或滋生真菌。南方地區梅雨季節尤為明顯,長期暴露可能引發內部纖維腐爛。存儲時需選擇地勢高、排水良好的場地,底部墊高30cm以上避免地面潮氣滲透,并加蓋防雨篷布,定期檢查篷布完整性。建議在雨季前對木樁進行防腐劑二次涂刷處理。
夏季(高溫暴曬)
紫外線強烈加速木材表層碳化,造成龜裂和強度下降。北方干燥地區木樁含水率可能降至8%以下,引發收縮變形。存儲區應設置遮陽網,避免陽光直射;采用交錯堆碼法(間距5-10cm)促進通風散熱,同時每日早晚噴灑霧化水保持表面濕度平衡。需特別注意防白蟻措施,建議周邊設置藥劑隔離帶。
秋季(溫差波動)
晝夜溫差達15℃以上時,木材內部應力變化易產生橫向裂紋。存儲時應使用捆扎帶固定木樁組,減少單體形變空間。北方地區需在霜降前完成木樁轉移至室內倉庫,避免驟冷導致細胞壁。秋季也是蟲卵孵化高峰期,需進行熏蒸處理。
冬季(低溫凍融)
-10℃以下環境中,木材孔隙水分結冰膨脹會破壞纖維結構,解凍后形成蜂窩狀空洞。東北地區需在木樁外層包裹保溫棉,堆放時采用"井"字形結構增強整體穩定性。沿海地區需防范鹽霧腐蝕,建議涂刷環氧樹脂涂層。
全年存儲還需注意:新伐木樁需經6個月以上自然干燥(含水率≤20%),化學防腐處理應選用ACQ或CCA等環保藥劑,每季度進行含水率檢測和蟲蛀檢查。通過季節性動態管理,可使駁岸木樁保質期延長至3-5年。